德兴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日月光华烂然星陈之中华诗歌的开篇击壤歌 [复制链接]

1#

《击壤歌》

(尧帝时代无名氏作约公元前年--公元前年)
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

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

帝力于我何有哉!

《弹歌》(dàngē)

(黄帝时代无名氏作、陈音记载约公元前年-公元前年)

断竹,续竹;

飞土,逐宍(ròu,“肉”的古字)

《击壤歌》白话文: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,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。

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,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。

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,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

《弹歌》白话文:

去砍伐野竹,连接起来制成弓;

打出泥弹,追捕猎物。

《击壤歌》作者和创作背景《击壤歌》大约流传于距今多年前的原始社会的上古三贤王之一唐尧的时代,传说在尧治理天下的时代,“天下太和,百姓无事”,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。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,一边悠闲地做着“击壤”游戏,一边唱着歌:
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帝力于我何有哉?

击壤,是古代的一种游戏:用木头做两片“壤”,做成前边大、后边小的样子,各长一尺三寸。先把一片立在地上,再站到若干步以外,用手上这片“壤”来打,打中了,就算赢。这是一种老人游戏,对于老人活动筋骨,是有好处的。他们一面玩着,一面唱着。这支歌,后人称作《击壤歌》。

这首歌谣的作者用极其简朴的语言描述了远古农民的生存状况——劳动生活。

每天看着太阳作息,或劳作或休息。生活简单,无忧无虑。自己凿井,自己种地,生活虽然劳累辛苦,但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,最后一句抒发情感:“帝力于我何有哉!”这样安闲自乐,谁还去向往那帝王的权力?帝王的权力对我有什么用呢?这句诗反映了远古农民旷达的处世态度,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豪和满足,反映了农民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肯定,也反映了对帝王力量的大胆蔑视。

这首歌谣表现了原始社会中人们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感情。语言简朴,叙事简练并结合抒情议论,开头四句连续使用排比句式,语势充沛。整首歌谣风格极为质朴,没有任何渲染和雕饰,艺术形象鲜明生动。歌者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、怡然自得的神情,都表现得十分自然真切。

《弹歌》作者和创作背景《弹歌》选自《吴越春秋》,《吴越春秋》为东汉学者赵晔编写。

据《吴越春秋》记载,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,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,询问弓弹的道理,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。当时是唱是诵,无从考证,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。从《弹歌》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,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。

据后人推测,《弹歌》大约流传于距今多年前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的时代,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。

《弹歌》是一首二言诗,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,句短调促,节奏明快,读来很有情趣。

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,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,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。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,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。在这一点上,这首古老的《弹歌》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。因为有了它,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。

诗名为《弹歌》(dàngē),这个“宍”字是古字的“肉”字。诗中原意是:断竹——就是把竹子断开,续竹是把竹子用皮子或绳子连接起来做成弓,飞土,就是用土捏成弹丸,逐宍(肉),就是用做成的弹弓去打猎。

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,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,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。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,不仅每一句的主语“我们”都省略,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,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,使画面富于动感,且容易唤起对“断”、“续”、“飞”、“逐”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。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,节奏明快,凝重有力。韵字“竹”、“竹”、“宍”,以入声“K”收韵,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,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,非常艰辛的劳动场面。

两首远古诗歌,都是中华远古先民们生产劳动和生活的真实写照,是远古社会生活的“文字活化石”。两首诗歌都是以最质朴最简洁的语言,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,其实这就是诗歌最主要最基本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--“诗言志”。《弹歌》《击壤歌》都可以说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,今天实际上也无法准确认定,到底哪一首是中国最早的诗歌,见仁见智吧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