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兴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道德经第十七章策略对抗人性的脆弱 [复制链接]

1#

/p>

太上下知有之,其次亲之誉之,其次畏之,其次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。

/p>

统治者治理国家,最理想的状态是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;次一些的,人民亲近他、赞誉他。再次一些的,人民畏惧他;又次一些的,人民回过头来侮辱他。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,就会有人不信任他。古时候,统治者与人民愉快相处,不随便发号施令。等到大功告成,万事顺利,百姓都认为:我们是自己这样的。

在本章中,老子描绘了他理想中的政治蓝图。

他将执政者分为四种不同情况下的类型,其中最理想的执政者是那种人民只需知道他的存在即可,而最糟糕的执政者则是被人民轻视的。

处于中间状态的执政者则是那些受到老百姓亲近和称赞,或者老百姓畏惧的人。

老子心中的理想执政者是悠闲自在的,具备真诚和信实的品质,很少发号施令,只是顺从于人民的意愿。

他绝不会将权力强加于人民身上,与人民和平共处,各自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。

在老子的观念中,理想的“圣人”应该“处于无为之境,行动无需言说”,他应像处在“太上”之世的君主,能够“生养百姓”。

一本古书中曾描绘了这样一个生动的画面:“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有五位老人在路上击鼓,观者不禁感叹:尧的德行真是伟大啊!

老人们说道:‘日出而劳作,日落而休息。

老子曾说:“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帝力于我何有哉?”

这句话可以说是对老子的“百姓皆曰我自然”的最佳图解。

老子将自己理想的政治情境与儒家的“德治”和法家的“法治”进行了对比,并认为其他两种治道是低层次的。

儒家的“德治”虽然让老百姓觉得执政者值得信任,也称赞他,但这仍然次于“无为而治”的境界。

而法家的“法治”则是以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,实行残暴扰民政策,这只会让人民逃避和畏惧执政者,显示了执政者诚信不足。

老子强烈反对这种“法治”政策,而对于“德治”,老子认为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。

根据老子的观点,最佳的管理之道应该是管理者“贵言”,不轻易发号施令,时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能够相安无事,甚至被管理者根本不知道管理者是谁。

这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最理想的。
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,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理想化幻想罢了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